8月14日,纪录片《一串生命》第二季在B站落下帷幕。
纪录片开播一个月后,点击量突破5000万,豆瓣评分8.6,B站评分9.7,满屏的“谢谢热情款待”,这些都足以证明,面对层出不穷的美食纪录片,《生命一串》第二季经受住了“考验”,再次爆红。
报酬
导演隐居修炼后变胖了
副本由商店直接引用
《一串生命》两季在总导演陈英杰和编剧兼剧集导演张月明身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陈英杰增肥又减重,第一季被关在小暗室琢磨文案时,短短几天就胖了十几斤,一眼望去就像个在烧烤摊熬夜的饕餮。第二季结束时,他又瘦了下来,他说这是楼下健身房的功劳。“我不能再增肥了,再这样下去,估计要跟职业生涯说再见了。”
张月明的体重曲线一路走高,陈英杰第一次认识他是在2016年年底,那时的小伙子“穿衣显瘦,脱衣有肌肉”,然而《一串生命》拍完两季,帅哥就变成了胖子,连文案都写成了肉肉的欢乐文。
《一串生命》这样描述万聪:“给老汤加味?不不不!万聪已经厌倦了当土匪B的配角,这太偶然,却又太有缘。对万聪和猪大肠来说,这是一场不期而遇,将俘获他们的味蕾,掌控他们的命运,成为主角。”
让两位导演十分得意的是,两季的文案如今被很多烧烤店引用。张月明曾在一家主打老北京风味的北京烤串店的墙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吃我们的烤串,心里的冰都会融化。”有些烧烤店的菜单甚至模仿第一季的集数划分:“无肉不欢”全是肉串,“来解药”全是素菜。
这种写作风格,是从《一串生命》第一季拍摄前的调研开始的。当时两人为《一串生命》的官方账号撰写文章,每篇两三千字,记录烧烤店的特色和老板们的故事。
商店选择
拒绝过度的商业要求
除了口味之外,还有两个标准
到了第二季,《一串生命》已经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陈英杰接到了很多自荐的铺子,但无一例外,他全部拒绝了。“首先,如果商业诉求太强,我们会拒绝。另外,这样的人很可能会在镜头前表现出各种不自然,违背了纪录片的真实性。”
《一线生机》能选定什么样的餐厅?除了味道,剧组还有另外两个标准:
第一,氛围。张月明以铁岭为例,最初选定了9家餐馆,味道都不错,但最后只选中了第9家,因为前8家餐馆装修都很气派,但只有第9家有大炕(进屋后,食客坐在上面喝酒吃烤串的床),很有当地特色。
第二,老板。张月明在沈阳拍摄烤鸡架的方案有两个。在考察了两家店之后,张月明觉得自己对斌哥的店还是有感情的。“我看到他当时发的两条朋友圈,一条是斌哥端着小铁盆在雨天自拍,配文是:‘天呐,陪我玩吧!’另一条是回家的路上,有只流浪狗一直跟着斌哥,直到他上楼。”张月明在微信上加了很多烧烤店的老板,老板们的很多朋友圈都只是广告,“今天大甩卖,明天打折”。张月明觉得那是生意,不是生活,斌哥是一个对生活有标准的人。
友谊
两个赛季建立了两个boss团
有时我们会讨论烧烤生意
《一串生命》两季改变了不少烧烤店的命运。第一季里,店里的生意普遍好转,有的小摊变店,有的小店变大店,茄子姑娘甚至有了孩子。第二季把这些变化剪辑到片头字幕里,给错过的观众一个交代。
其实,《一串生命》两季拍摄期间,剧组和烧烤店老板一直都有联系,还分别建了微信群。第一季的老板群叫“一串生命兄弟会”,第二季叫“弦2主角集中营”。陈英杰曾尝试过把两个群合并,但没人同意。“第一季说不行,第一季我们在一起,他们(第二季)也在一起。其实老板们从来没见过面,只是在荧幕上、视频里见过,但现在感觉他们是一个群,大家都很熟悉。”
两个群也保持了烧烤店的本色,白天没人互动,晚上大家却热闹非凡。“比如说,谁家的节目播出了,大家就会一起聊天,特别是在播出的时候,有的人烤了某种特别的食材,大家会互相交流用了什么手法,选了什么辣椒。”后来,业务聊就改成私聊,大群主要是老板们给自己或者亲戚发小红包拉票。没错,这很符合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记者祖伟实习生宋豆豆统筹/满毅)